“我之前是做出租车的,后来感觉出租车生意不好做,就转行做网约车。刚开始网约车确实好做,平台奖励力度很大,打车的人又多,轻轻松松就能月入过万。”
上海的张师傅从2018年开始跑滴滴,但是最近感觉网约车行情变差了。
【资料图】
张师傅告诉笔者,从前两年的收入来看,春秋两级是跑网约车的淡季,扣除所有费用到手大概有9000块钱;夏冬两季是旺季,打车的人多,到手大概12000多,平均下来每个月也有一万多。
可最近这几个月,张师傅却感觉很不好接单,“以前无论是高峰期还是非高峰期都会有单子进来,但现在非高峰期很难接到单子,我感觉很难保住以前的收入。”。
曾几何时,网约车工作灵活且能带来不菲的收入,成为不少中年人的退路,但现在情况却发生了变化,网约车市场似乎陷入了“饱和危机”。
那么,网约车市场是否真的陷入饱和?未来又将如何发展?首席商业评论对此进行了调查。
网约车市场逐步饱和,多位司机反映接不上单
上海的网约车司机张师傅今年48岁,做司机已经有10个年头,在出租车司机生意不好做之后,立刻投入了网约车的怀抱。
作为较早一批进入网约车的司机,在张师傅看来,自己挣得多是因为有“秘诀”。他认为做网约车首先是要忠诚,“有的司机用三个手机接单,一个手机挂两三个平台,其实这样很累,而且平台也会觉得你不忠诚,除了高峰期之外很难接到单。”
其次,还要熟悉路线,熟悉平台算法,特意蹲守在容易出单的地点,持续养号增加平台派好单的可能性等等。
他对笔者表示,目前仅做滴滴这一个平台,收入还算客观。除去运营保险平摊、车辆保养平摊、营运证费用平摊加上车身的损耗、平台抽成等费用,月均流水在10000元左右。“跑单时长和平台的评分与收入直接挂钩,跑的越多,赚的越多。”
公开数据显示,2022年上海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610元,比上年增长2%,张师傅的到手收入已经高于上海人均可支配收入。
另一位上海的网约司机赵师傅今年32岁,两年前因疫情原因而被裁员,选择了网约车作为找工作期间的过渡。
在赵师傅看来,自己属于比较能吃苦的人。“我早上6点或者7点出门,跑单到晚上11点左右到家,日流水能破千。”可这种高强度的工作也不是谁都能受得了,后来回归工作岗位,也会选择在周末兼职开网约车补贴家用。
但赵师傅表示:“现在兼职司机不好做了,同样的时长流水只能有从前的一半。”
另一位北京网约车司机许师傅也有同感。
“我是北京人,高中毕业就不读了,2019年开始跑滴滴,轻轻松松,每天工作不到8个小时,能有400多元的流水。”他比较满意这份工作,“之前是在当厨师,一个月五千块还很热,开网约车舒服多了,空调开着还自由。”
许师傅对笔者说,“但现在,接单难度在增加,挣钱确实没有过去容易了。”
相比较以往日日爆单,月入过万的场面,网约车司机们的从业环境正在发生变化,和北京、上海司机反馈的感受一样,三四线网约车司机也感觉接单难度在加大。
生活在三线城市,李师傅考虑到照顾孩子和老人,才选择了相对比较自由的网约车司机,“从前我每日流水大概在300元,周六日不出车,算下来每个月收入6000元左右,但是现在网约车越来越难做,目前我每日的空车率在50%左右,有时候还会出现40多位司机竞争1位乘客的情况。”
对于未来,李师傅感到很迷茫,“身边好多人都逐渐退出了网约车,我也不知道能坚持到什么时候,对于我这种没有职业技能的人来说,可能会失去工作回归家庭。”
多地发布“饱和”预警,用户逃离网约车
“确实感觉不好做了,有证的没证的都可以进来,有证的比没证的人还多。”上海的网约车张师傅抱怨道,从事网约车的人已经越来越多。
事实也确实如此,网约车运力在不断增加。
交通运输部统计数据显示,截至4月30日,全国各地发放的网约车驾驶员证已达540多万本,网约车运输证230多万本,且4月份环比均在继续增长。
如果按照滴滴出行公布的数据,这一从业群体的数量还要更加庞大,2021年3月,滴滴平台的年活跃司机为1300万名,而到了今年3月,已经激增至1900万名。
司机变多了,乘客数量没有明显增加。
根据《2022年度中国移动出行市场数据报告》,2022年,国内网约车用户规模为4.37亿人,同比降低3.32%。
花小猪聚合性平台也曾公布过一组数据,网约车用户规模从2021年的4.53亿人下降到了2022年的4.37亿人,少了近1600万。
受疫情影响,网约车市场还处于恢复期。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系统数据显示,2023年5月平台共收到订单信息7.35亿单,相较于2021年5月的8.01亿单下滑8.2%,目前单量并未恢复完全。
从单个平台看,平台上的活跃司机增长速度远快于活跃用户。滴滴年报显示,截至2023年3月31日,滴滴在国内出行市场的活跃用户达到4.11亿,活跃司机达到1900万。根据此前滴滴发布的招股书显示,截至2021年3月31日,滴滴在国内有3.77亿活跃用户和1300万年度活跃司机。
对比来看,两年内滴滴的活跃用户增长了9%,而活跃司机增加了42.6%,增幅远大于活跃用户。
针对网约车用户减少的情况,上海网约车张师傅有自己的看法,“疫情这两年钱不好赚,好多人都选择地铁、公交、自行车出行,只有高温和恶劣天气才会选择打车。”
上海的赵师傅也表示,“现在乘客都默认特惠一口价,像我这种兼职司机如果不开特惠,一天都接不到单子。”
随后,笔者又调研了身边的小伙伴,发现大家减少打车主要有以下几个理由。
“今年天不热,没必要打车。”
“以前打车有折扣感觉很便宜,动不动就打五折、七折,还有很多优惠卷。但是今年感觉什么都没有,打车比出租车都贵。”
“之前在某聚合性平台上打过车,感觉服务态度好差,而且实收的价格比预估的价格高很多,让人难以接受。”
……
确实,在网约车市场上,安全问题、大数据杀熟等问题屡屡发生,在收入疲软的情况下,用户也会降低打网约车的频率……
近几年来,美团、高德、百度、腾讯、华为等纷纷开辟了自家的打车平台,但是这些新玩家的涌入并没有真正把网约车的商业盘进一步扩大。据《2022年度中国移动出行市场数据报告》显示,2022年,国内网约车市场规模约为3146亿元,同比还下降了1.38%,当然,这很大一部分也是因为疫情的影响。
蛋糕越来越小,但网约车司机和网约车平台均呈现出逐年上涨的态势,这种情况下才会出现网约车接单量暴跌的现象,势必会加重行业的内卷。
近日,临沂市、温州市、东莞市等多地交通运输局发布网约车行业风险预警公告,表示网约车运力已呈现饱和态势,近八成的网约车每天接单不足10单。
勾股大数据的分析也显示,2020年12月至2023年4月,中国网约车司机数量翻了一倍,但他们的日均接单量却从23.3单暴跌到10.2单。
事实上,根据行业人士透露,日流水200元差不多是网约车司机的“盈亏线”,无论城市的大小,网约车的客单价基本在20元左右,大部分的司机需要每天跑到10单以上,这也意味着有不少司机已经陷入难以盈利的尴尬窘境。
合规成本越来越高,网约车不再是中年人的退路
相比日晒雨淋的外卖员、快递员,或是工厂流水线上的员工,网约车司机算得上是一份不错的工作,工作灵活,时间安排自由,收入也还可观,曾是不少中年人的退路。
“即便不是全职,大部分人也不会放弃网约车,可以用来增收。”上海的网约车司机张师傅对笔者说,“但现在这个情况,网约车不再是中年人的避风港,不建议新人入行。”
今年5月,东莞、温州、济南等多地相继发布网约车饱和预警,提醒当地网约车日均接单量不足10单,三亚、长沙暂停受理网约车运输证新增业务,这一切都在提醒从业者谨慎入局。
笔者认为,这其实是网约车发展的必然过程。此前,网约车高速发展,司机吃到行业红利普遍收入较高,但经过多年发展,行业已由快速增长期转为进入稳定期,甚至有些地方已经进入饱和期,司机收入和行业吸引力都在下降,但与之相应的是,行业也会由粗放管理走向精细化管理,慢慢走向合规。
比如针对网约车行业存在的违规上路情况,交通运输部要求,网约车上路需要平台、人、车“三证合一”,即网约车平台需要《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》,司机需要《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》,车辆需要《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》。
享道出行网约车司机职业健康调研问卷报告显示,目前,有3.82%的网约车司机每天工作时长在6小时以内,近七成的从业者每天工作十小时以上、节假日无休。
针对网约车司机疲劳驾驶的情况,曹操专车的负责人表示,“曹操出行对于司机运营时间不做强制要求,鼓励多劳多得。为防止司机疲劳驾驶,平台会对每一位司机的驾驶服务时长进行监测,如果连续超过四个小时,将通过后台强制司机下线休息20分钟,司机每天在线累计服务时长不得超过10小时。”
同时,一些城市也在加强网约车行业监管,对网约车平台进行服务质量测评,把网约车服务质量、司乘冲突等数据,作为动态管理网约车市场份额的依据。
总而言之,网约车行业的竞争逻辑正在改变,市场竞争重点已经从此前的“价格战”转变为“价值战”,出行服务质量成为用户关注的新重点。
参考资料:
1. 《多地发布运力饱和预警,网约车怎么了?》虎嗅网
2. 《网约车还是中年人的退路吗?》上官新闻
3.《多地对网约车按下“暂停键”,网约车该何去何从》齐鲁壹点
- END -